【宜蘭水地景巡禮|半日】孩子們,跳進沁涼的河水吧!

宜蘭水地景巡禮-1
常態性遊程價目表

活動流程

  • 13人成團,若人數不足無法成行,行前通知您改期或全額退費。
  • 活動場次:
    早上09:00~11:30
    下午14:00~16:30
時間主題內容地點
30分鐘集合.駐足宜蘭散村文化不老學校
30分鐘戶外踏查
.蘭陽平原水環境/水地景巡禮
.尋找河水流淌的痕跡
太陽埤
60分鐘水域生態.開箱魚陷阱
.撿垃圾
.水下生態與濱溪帶植物觀察
鼻仔頭
30分鐘戲水池.打水仗
.點心時間
羌仔埤
歸賦.玩水
.點心
.大合照

交通資訊

宜蘭縣員山鄉內城路(內城不老學校)

【宜蘭水地景巡禮】

孩子們,跳進沁涼的河水吧!

朔風凜冽,

冬天的連綿細雨,

被陡峭的雪山山脈和
中央山脈禁錮在
蘭陽平原,

流不出去的雨水,

轉化成湧泉,

浮漚涓流,

行人煙蓑雨笠,

如滄海一粟。

【宜蘭水地景巡禮】
內城三口埤
315973
大湖雷公埤

卡稻農選定大湖溪流域訴說
宜蘭河流的前世今生

有河相學中的自然營力、

有水域生態觀察、

也有消暑的水域遊憩活動。

今年夏天,

與你相遇宜蘭,

不見不散。

20220625卡稻農秋收割稻體驗活動-漂漂河

漂漂河

體驗百年前宜蘭水源地
常見的交通工具,
無汙染的農田灌溉溝渠,
滿滿的魚、蝦、螺、蜆等
台灣原生物種,忙完農事,
赤腳泡進沁涼的溝渠解暑,
將所有的滿足轉化成
豐盛的心情。
本項目非常態遊程,
視天氣及水流狀況動態調整。

爬樹到卡稻農樹屋

孩子的冒險
遊戲場

搭建在落羽松上的小樹屋,
是孩子最喜歡的冒險,
竹子做成的繩梯供
孩童攀爬向上,
居高臨下。
走過由繩子做成的吊橋,
農田波浪盡收眼底。

20220818卡稻農控土窯-台北共學團

集合

穿過雪山隧道來到宜蘭,

感受大自然贈予的禮物。

被大地與微風包圍。

宜蘭水地景巡禮 (2)

戶外踏查

百年前,日本人注意到宜蘭地底下這些錯綜複雜的伏流水,徵收了23公頃土地做為水源涵養區,另外徵召數萬人興建堤防,耆老回憶童年時期一塊一塊扛石頭堆砌起來的過程,如今成為蘭陽平原僅存的原始林。

他們的供水系統,將伏流湧泉帶的水匯集起來,與大湖溪相連,注入蘭陽溪,從蘭陽溪的溪床底下冒出來,供應蘭陽溪北二十幾萬人的民生用水。

宜蘭水地景巡禮 4
宜蘭水地景巡禮 (3)

開箱魚陷阱

魚陷阱是生態觀察的採集工具,

如漁網、籠或桶。

通常設計簡單,

吸引魚類進入並防止逃脫。

未命名設計

水下生態觀察

邀請大家走入農村,

走入農村扮演公民科學家,

紀錄農田中的生態足跡,

看見大地多美麗,

與 100 種生物 在稻田裡演奏卡農,

期望所有生命可以自在而快樂。

宜蘭水地景巡禮 1

打水仗

赤腳泡進沁涼的溝渠解暑,

將所有的滿足變成豐盛的心情。

在無汙染的農田灌溉溝渠,

滿滿的魚蝦螺蜆等原生物種。

餐包照片

米食餐桌

現場以卡稻農與
宜蘭手作烘焙坊
合作的「米食餐包」,
嚴選卡稻農健康食品
「米穀粉」,
健康好吃又安心

20220705卡稻農田區布置割稻飯 劉波拍攝 13

詳細說明

  • 活動對象:宜蘭流域議題有興趣的大眾,孩子建議 3 歲以上(18 歲以下需家長陪同), 歡迎親子共同參加共同學習;長者如需參加,請家人確認其身體健康情況,孕婦及有心臟病、高血壓、癲癇等不適合參與體驗者,建議詢問醫師後再自行斟酌報名。
  • 集合地點:不老學校
  • 費用內含:講師費、保險、教材器材、點心費用(不包含交通接駁)
  • 注意事項
  1. 行前通知將於活動日前 3 日優先以Line或 E-mail 訊息通知。
  2. 請攜帶個人餐具、防蚊用品、水壺、結束後替換的乾淨衣物一套;另外考量天候因素,請視狀況攜帶雨具。
  3. 參與本活動,即代表活動過程中拍攝之照片授權卡稻農從事相關印刷品、著作、公開展覽、網路展示、宣傳及其他等權利,不另給酬。
  4. 如因天災等不可抗力之因素取消活動,卡稻農將主動聯繫延期或退款。
  5. 出發日前 7 日前(不含出發日)通知取消訂單(含整筆取消及部分人數取消),退費者,每個退款帳戶扣除手續費 30 元後退還。
  6. 出發日前 6 日至前 4 日內(不含出發日)通知取消訂單(含整筆取消及部分人數取消),將扣除原價金額的 50% 手續費用。
  7. 出發日前 3 日至當日內不接受取消訂單(含整筆取消及部分人數取消),並不予退回款項。
  8. 於活動中如因非可究責主辦單位之因素中止參與活動,將不予退回款項。
  9. 禁止攜帶任何原生動植物回家。

其他遊程

20220904宜蘭農田生態旅遊2-壓縮版 (7)

關於|卡稻農

洧齊夫妻曾經是墾丁國家公園生態解說員,長期關注土地議題,移居宜蘭後,想當孩子跟土地的橋樑,因此一開始就選擇環境影響最小的友善耕作,以「自然農法復育生態棲地」,並規劃體驗式食農教育遊程

我們的使命是改變這代人對待土地的方式,創造更有趣的體驗、更健康的食物、更友善的土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