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卡稻農】堅持自然農法的宜蘭小農

深溝淨水廠田區-祭祀石頭公-龔哲敬提供

開基祖

立冬,天氣急凍,和孩子到淨水廠田區繞了一圈,蜿蜒的小徑在農田之間鍊接著村落與古厝,這一片二十幾公頃的田,是深溝淨水廠的水源保護區,屬於國有財產局的土地,我們佔了其中一公頃,承租戶(地主)是四代以前來到深溝開墾的陳姓先民,建起一間小小的五間瓦厝,沒有華麗的外牆裝飾,但有著農家的樸素與承擔,後代子孫跟著在這裡落地生根,為了紀念開基祖披荊斬棘,在古厝旁興建了土製神龕「起居思公」,農耕時會在此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剛開始住著五戶人家,攘往熙來,生活雖然困苦,卻印證台灣諺語:「番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

30706585 1780337965343350 6963262092811960320 n

昭和七年(西元1932年),深溝淨水廠完工之後,河床裸露出大片土地,陳大目應政府召墾從大洲移居此地,辛勤耕耘,生育四男一女。

滄海桑田,如今古厝頹傾坍塌,徒留竹圍為伴,風聲颯颯,木影蕭蕭,子孫早已經四散各地,往日嬉戲的門埕成為小農的育苗場,水泥做的灌溉溝渠傍著一顆剛結果的橘子樹通往淨水廠,只剩下流水潺潺,遠山層疊。

世外桃源

就是這樣的地方,被還懷抱自然農法的小農看上,永續就必須有所堅持,就如同打擊區上的擊球員,無論如何都要守住自己的好球帶,設定球種,不追打壞球。

自然農法不使用任何農藥、有機資材,致力陪伴土地活出該有的狀態,所以生態相對完善,除了蟲鳴鳥叫、魚蝦蟹鰻,二級保育類的彩鷸也能夠放心在田裡築巢產蛋,就連生態敏感度很高的螢火蟲,也能夠在平原農地的晚上輕飛揚舞,這些都是長年積累下來的,不會因為更換小農就消失無蹤。

176905383 3894121174036148 7224689148059223818 n

2022年開始,深溝淨水廠田區由卡稻農接棒耕耘,我們集中內城山邊一排延伸出去,範圍很連貫,遠離使用農藥的慣行田,大家一起種,讓田區慢慢擴張,雖然產量少,土地較不肥沃,但是孕育出的生態棲地與土地故事是無價的。

「修復毀損的農田環境,營造友善生態的田地,復育生態棲地,並且藉由體驗活動來達到環境教育,將土地接棒給下一代。」,這是卡稻農追求的目標,很榮幸找到一群小農願意一起努力創造這個大自然教室,彼此支持,在這裡務農很幸福。

卡稻農體驗遊程-品牌意象3-歡迎

春耕之前巡田水

愜意的深秋午後,一家五口帶了地毯到田區,爸爸沿著土田埂確認耕地狀況,盤算著耕作計畫,要把高雄145號跟改為高雄147號,排水孔要怎麼開比較省力,繞了一圈回到原地,手上還攛這兩根剛割下來的茭白筍,鮮嫩脆口。遠遠就看著母子四人等待爸爸回來,孩子玩的不亦樂乎。

卡稻農淨水廠田區-品牌意象8

駛向春耕

田區駛入耕耘機,吸引覓食的白鷺鷥駐足觀望,準備大飽口福,卡稻農進行春耕前第二次翻土,農人稱為:「打田」或「細打」,目的是將土地整平,當田區滿水位時,確保所有的土面淹沒,而排水時,確保沒有積水。

對以自然農法復育生態棲地的卡稻農而言,水位管理決定蟲害、螺害、雜草、稻草溫度、稻穀飽水度等的程度,直接影響產量,農夫一家明年想過好年,必須想辦法在對生態最少介入的情況,取得最高產量。

粗淺舉例,同一品種稻作在肥沃程度接近的田地上耕作,慣行農法一公頃一期耕地產量達到1萬~1.2萬公斤之譜,而且因為灑農藥,不太需要擔心蟲害跟螺害,可以比較少到田區走動,台灣中南部還可以一年二期耕作;有機農法一公頃一期耕地產量6千~8千公斤,因為灑苦茶粕,也不太需要擔心蟲害跟螺害;相對自然農法產量3千~4千公斤已經是天花板,因為植株密度少一半以上,間距也較寬,需要更多人力成本管理田區水位、除草、撿螺,沒有辦法無止盡擴張耕地面積,因此,優秀的水位控制對產量影響很大

考慮自然農法的產量只有慣行農法的1/3,如果用慣行農法一台斤零售均價35元的米對比同一品種的自然農法,售價需95元才能達到相同的損益比,這是為什麼環保團體將主流糧食生產方式視為人類對生態的壓榨。

便宜的糧食背後巨大代價,是下一代承受土壤酸化,負擔修復環境的高成本,卡稻農負責任的放棄工業化思考方式,不追求產量最高、成本最低、成本外部化、耕作標準化、模組化等,而是選擇看見人與土地之間的界線,用卡稻農式生態復育保留土地喘息的空間。

20210706卡稻農大湖深溝田區收割10

走一條自己的路

秋收之後,從單純白(糙)米產銷,陸續開發了米果、米餅、米蛋捲、米穀粉等一系列米品,進入倉庫管理中學習進出貨的成本及品質控制,為的是給喜歡卡稻農的朋友們好吃又健康的米品,謝謝你們一路支持著卡稻農成長,與我們一起為土地守一塊乾淨的田。

其實,起心動念,只是盡一份力量守護農田,以及想要孩子有一塊可以嬉戲玩泥巴的地方,後來才知道因為使用大量的農藥、除草劑、化學肥料,還有從路邊疾馳而過的汽機車隨手拋棄的玻璃瓶,被耕耘機絞碎之後摻入了土裡,農村幾乎不給孩子下田,就怕受傷;於是加深了卡稻農的信念,想要經營一塊屬於孩子的農田。

這一段時間,除了忙碌的客服及進出貨,順手為卡稻農設立商業登記,雅琳完成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基礎及進階創業課程,明年新增了一甲地的耕作面積,位置在宜蘭員山深溝淨水廠後的水源保護區,卡稻農將挑戰技術門檻更高、更容易感染病蟲害、產量更少,但是品質更高的「高雄147號」芋香米,以及一分黑米、一分筊白筍,100%自然農法。

過去的「認穀制」一次寄出的量太大,讓穀東不得不囤積大量米品;未來,卡稻農將推動「糧友制」,每月郵寄新鮮碾製的米品。

與糧為友

如果您認同卡稻農理念,歡迎加入「糧友」,與糧為友,也與卡稻農為友,有別於過去穀東認穀制度,糧友制將在收割之後低溫冷藏稻穀,每月宅配新鮮碾製的米品,米食甘甜香郁,健康不變,邀請您和家人朋友分享新鮮碾製的卡稻農米品,支持環境永續。

立冬,天氣急凍, 心裡溫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