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媽媽(還有補習班)不斷敲碗,滿心期待卡稻農的夏令營網頁公告,然後,魚尾巴老師一如既往地龜毛,一定拖到玩體驗上架截止最後一天才敲定所有的文案、美編、排版、細節設定。
2025年夏令營在卡稻農基地露營四天三夜,總共五個梯次,有兩種主題可以選擇,水跟火一直是構築卡稻農世界的兩大元素,相對於複雜的現實世界,我們努力將水與火還原到簡單的狀態,舉例來說,水域遊憩活動會想辦法讓學員「親水」,而野炊料理會想辦法讓學員「生火」,卡稻農基地很幸運提供了這樣的條件。
因為元素簡單,所以變化可以很豐富,譬如:水的元素變化成水草料理、水草生態瓶、水地景巡禮、帆船、釣魚;火的元素變化成野炊、篝火、控土窯、野菜料理。
十幾年前,我20出頭歲來到宜蘭參加慈心華德福小學,發現這裡的老師說故事使用的布娃娃都沒有臉,好奇詢問下才知道,原來沒有臉部的表情,孩子反而能夠自由想像,不僅如此,他們的玩具也使用粗糙的原木取代精緻的積木,對於從小在精英教育中長大的我這一輩人是很震撼了,我開始了解到教育之於人性,還有一種「質樸」可以選擇。
後來,我跟孩子在卡稻農基地砍竹子搭樹屋,不使用釘子,就是各式各樣的繩結,有用字橫梁結做籬笆、三角結做攀爬架、還有接繩結、雙套結、接棍結等等,該怎麼樸實無華就怎麼做。
我對於「質樸」的想像,是一種生命底層的厚度,容易被人遺忘,卻擁有了強大的韌性,無所謂別人如何評價。
回過頭來說,為什麼這一次夏令營選擇:「你的孩子漂流宜蘭的母親河上」這個主題,一方面是我覺得自己的生命總在漂流,結婚之後從恆春一路漂流過屏東、台中、竹南、宜蘭,漂流的本身會讓人產生解離,重新思考過去生活中的習慣,我真的覺得安逸的城市孩子太適合漂流來宜蘭看看不一樣的東西了。
另一方面,我覺得這個主題本身有「孕育」的意涵,我很希望透過這個夏令營,讓孩子再次感受到被「孕育」,從母親河的漂流中被生下來,我授課的遊程都是以孩子自己是一回事,我自己怎麼看待孩子是一回事。
如果可以的話,我自己多麼希望可以重新被「孕育」一次,就是那種沒有差別的對待、沒有保留的對待、沒有任何標籤的陪伴,只有一切歸零,義無反顧地愛。
也許就從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開始。
報名連結:
1.【2025夏令營|四天三夜|水之國】你的孩子漂流宜蘭的母親河上
2.【2025夏令營|四天三夜|戶外生活體驗營】慶祝孩子國獨立日
,
SDGs培養韌性世代